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宝鸡新闻网: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宝钛走出深潜器载人球壳谱系化发展创新之路

2021-06-16 14:144440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从“无”到“有”,宝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载人潜水器用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发科技团队克服项目研制周期短、技术难度大和研制任务重等困难,成功为4500米“深海勇士”号、11000米“奋斗者”号和6000米系列载人深潜器研制出最核心部件——钛合金载人球壳,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全钛大型无人潜航器耐压壳体等海洋装备,形成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开创了数项国内第一,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我国深海载人探测装备实现了由与国际“跟跑”到“并跑”,再到“世界领先”的历史性跨越。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宝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载人潜水器用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发科技团队荣获宝鸡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他们用实干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用奋斗为人生谱写出彩华章。

 

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

载人球壳是载人深潜器最核心部件。自立项起,就承载着国人太多的梦想与希望。作为中国钛工业基地、钛行业领军企业的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深深懂得实现载人潜水器关键部位国产化的重大科技意义。该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不仅可使我国摆脱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还将提升国内钛合金加工材工艺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实现对深海资源的自主勘探、开发和利用,进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2009年,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开始4500米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发工作。“国家提出了核心部件国产化。起初,材料制备技术没有突破,装备制造技术更是存在瓶颈,研制难度很大。潜水器承受的压力很大,每增加100米深度,水压就增加1MPa;潜水器下潜的极限深度越大,载人球壳的研制难度就成倍增加。”研发团队技术负责人王永梅说。

 

摆在面前的是一道道难关。“蛟龙号”载人球壳是从俄罗斯进口的,采用的是瓜瓣成型方案。为了保障安全,宝钛研发团队创造性地、大胆提出半球整体冲压成型,尽最大可能减少焊缝,以提高载人球壳的安全可靠性。

这是当时国内同行业者都没有干过的项目,尤其是两个半球对焊位置,其焊缝厚度大、长度长,焊接技术是一道难关。才解决了焊接难题,热处理问题又摆在眼前。大家都知道,焊接后存在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若不有效消除,会对球壳的安全性造成很大隐患,而消除应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热处理;然而,两个半球对焊后,球壳已近成品,球壳构型复杂,热处理必将会引起球壳变形,影响球壳的真球度,而真球度直接决定球壳在水下的平衡性,所以如何在兼顾球壳真球度的同时,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又面临着极大的技术挑战性。

 

在公司领导的安排部署下,宝钛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很快组建起一支由多学科多专业、年龄结构合理、能力优势互补的高层次研发科技队伍,大家全力以赴着手深潜器载人球壳研制工作。

4500米“深海勇士”号的研制成功,让宝钛载人深潜器用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发科技团队掌握了宽幅中强钛合金厚板研制、钛合金半球整体冲压成型、新型钛合金焊丝研制、大厚度长尺寸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和高精度球壳变形控制等多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了钛合金载人舱球壳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其中载人球壳采用的半球冲压整体成型和电子束焊接,制造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搜救印尼海军“南伽拉”402号潜艇中,“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大显身手,先后完成了13个潜次的勘测任务,获得了失事潜艇主要残骸部件精确的形态及位置信息,还从海底回收了一些失事潜艇的零散物品,其中“深海勇士”号的最核心部件就由宝钛研制。

十多年来,从“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宝钛走出了中国钛合金载人球壳谱系化发展创新之路,大幅提高了我国钛合金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结束了我国深潜器用载人球壳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提升了我国深海装备的制造水平,为潜艇、未来深海空间站和海洋资源开发等等新一代海洋装备研发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奋斗者”号

肩负时代重任  铸就工匠精神

十年研发路,满载艰辛和汗水。宝钛载人深潜器用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发科技团队面对纷繁复杂的技术难点、巨大的工作量,常常和时间赛跑。2016年,宝钛争取到“11000米深潜器用载人球壳”的研制任务,自此,研制工作从未间断,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科研团队安排研制计划从也没考虑过节假日,大家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如何在规定的时间节点,研制出符合考核指标和使用要求的载人球壳。

 

“载人深潜技术历来是深海技术的制高点,载人球壳是载人潜水器最核心部件,我们团队为能有机会参与这种大国重器的研制任务感到光荣和自豪。从没想过能得到什么。但最终在成就事业的同时,载人深潜器大团队的核心参研人员基本都收获了嘉奖。无论任何一个人获得肯定和表彰,我们都特别高兴,就跟自己获得表扬一样快乐。”王永梅说。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钛合金载人球壳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要潜入11000米的海底,研制难度可想而知,在材料制备环节,多个工序都达到了设备的能力极限。宝钛载人深潜器用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发科技团队集结了老、中、青三代人的智慧,大家分工明确,产品流转到哪道工序,科技人员就在哪里工作。“每个人身上都是满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遇到技术分歧大家从不推诿扯皮,都是在积极想办法把事情往前推进,项目能如此顺畅快速的进行,离不开团队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王永梅说。

宝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加“钛博会”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球壳强度-韧性指标匹配难度系数要求极高,加热参数的控制至关重要。板坯加热有时候一干就是20多个小时,王永梅和同事们多少个不眠之夜都是在项目研制现场度过。“不停地监控、评判,人为干预个别区域的温度,不停调整、判断,攻关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王永梅说。

过去一个板材的研制不少于8年时间,而这个极具历史挑战性的研制任务从材料研制到球壳完成制造仅仅只用了四年。2020年10月,“奋斗者”号下潜成功的消息传来,宝钛载人深潜器用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发科技团队所有人员激动地热泪夺眶而出。4年1400多天的坚持,宝钛集团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成功了,他们对中国钛工业的贡献将永载史册。系列重点项目的承担和成功研制,不仅是对“宝钛制造”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制造”科技创新的认可,对钛在舰船、潜艇、深潜器、深海空间站及海洋资源开发等新一代海洋装备上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极大增强国家的全球海洋战略权益,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6月2日,在全市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王永梅代表宝钛载人深潜器用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发科技团队发言,她说出了科研人员的心声。“今后将始终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敢于拼搏、勇于奉献’载人深潜精神,在科技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以实干创造新业绩,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不断做出新的贡献。”(宝鸡新闻网记者 张超)

(原文链接:http://www.baojinews.com/tjyd/p/354073.html)

【责任编辑:王涵瑞】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攀钢钛及钛合金焊接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取得实质性突破
3月21日,经过鸿舰公司特种分公司职工不断攻关、日夜鏖战,攀钢首台自制全钛压力容器(换热器)——氨气冷却器顺利出厂,正式交付用户安装调试。 “这台重达4吨多的全钛氨气冷却器,在经过严格自检、1.16MPa水压试验,国家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交到用户手中。标志着攀钢钛及钛合金焊接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中,已取得实质性突破,着力打造高端零部件制造产业又迈出坚实步伐。”鸿舰公

0评论2022-03-29390

攀钢钛及钛合金焊接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取得实质性突破
3月21日,经过鸿舰公司特种分公司职工不断攻关、日夜鏖战,攀钢首台自制全钛压力容器(换热器)——氨气冷却器顺利出厂,正式交付用户安装调试。 “这台重达4吨多的全钛氨气冷却器,在经过严格自检、1.16MPa水压试验,国家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交到用户手中。标志着攀钢钛及钛合金焊接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中,已取得实质性突破,着力打造高端零部件制造产业又迈出坚实步伐。”鸿舰公

0评论2022-03-29187

鞍钢集团研制出Ti60高温钛合金
本报讯 近日,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研制出Ti60高温钛合金,首个工业级铸锭重达3吨。该产品填补了鞍钢集团在该合金研发和制备领域的空白。   据了解,目前传统高温钛合金的最高使用温度为600摄氏度。而Ti60材料成分极其复杂,含有多种高熔点、难融化、易偏析元素,真空熔炼控制难度很高。为满足高端钛材发展需求,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钒钛分院特种钛材团队将Ti60高温钛合金作为研发重点,开展技术攻关,与攀钢成都

0评论2022-03-02259

填补空白!鞍钢集团研制出Ti60高温钛合金
近日,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成功研制出Ti60高温钛合金,首个工业级铸锭重达3吨。该产品填补了鞍钢集团在该合金研发和制备领域的空白。   据了解,目前传统高温钛合金的最高使用温度为600℃,且Ti60材料成分极其复杂,含有多种高熔点、难融化、易偏析元素,真空熔炼控制难度很高。为满足高端钛材发展需求,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钒钛分院特种钛材团队将Ti60高温钛合金作为研发重点,开展技术攻关,与攀钢成都先进金属

0评论2022-03-01338

首个钛合金油气管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
近日,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冯春担任总负责人的“苛刻环境能源井钻采用高性能钛合金管材研发及应用”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立项项目。   作为我国油气钻采领域首个钛合金管材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该项目围绕国家能源钻采工程对钛合金管材的重大需求,将从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三个

0评论2022-02-12119

俄罗斯研发增强钛合金抗菌作用新技术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工艺技术大学与其他俄罗斯学者开发出一种能够使高级手术关键材料之一的钛合金产生抗菌作用的新技术。研究人员称,根据新方法加工的植入物将显著加快和促进创伤的恢复。   骨骼受损后的机械性能和恢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下降,且这种损伤需要长期治疗。使用由未改性金属和合金制成的植入物可能导致并发症,之后或将需要进行二次外科手术。能够抑制细菌活性的材料有助于体内植入物手术更安全

0评论2021-11-26120

我国钛合金技术再突破,航天潜水也能应用!
随着科研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掌握了钛合金技术。钛合金属于一种金属材质,是发展各项产业中必不可少的物质。钛合金技术要比铝合金技术还要难掌握,虽然一路走来十分艰辛,也有很多困难,但这些都没能阻止我国前进的步伐。现在我国的钛合金技术已经成熟,并且运用在航天领域、3D打印、潜水设备、医用领域当中。   目前,我国的钛合金技术已经远超欧美国家,也打造出不少新式的产品。小编也想好好地给大家聊一

0评论2021-10-29406

俄罗斯开发的基于钴、不锈钢和钛合金合成材料或可用于航空领域
    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下属的土星公司(UEC-Saturn)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十届“光束技术与激光应用”国际会议上展示了其自主开发的金属粉末成分合成的材料和发动机生产中的创新混合工艺。土星公司对其设计的金属粉末组合物的合成材料进行了验证测试,其中包括钴基高温合金、用于激光熔覆技术的不锈钢和用于电子束熔融技术的钛合金。土星公司增材制造部门的工艺工程师

0评论2021-10-16294

攀钢加快推进钛合金型材开发
本报讯(记者孟祥林 通讯员郑帮智)近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鞍钢集团攀钢研究院获悉,该院钛金属技术研究所与嘉德精工精诚合作,于日前顺利完成TC4钛合金辊弯成型试验,成功开发出某型梁结构件,并在“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领域联合申报了四川省高新技术重点项目。   国家对新一代高端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新材料产业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钛及钛合金材料和产品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作为国内钛资源开发龙头企业,攀

0评论2021-09-15285

攀钢破解钛合金化钢生产难题
本报讯(通讯员王彦华 记者孟祥林)近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鞍钢集团攀钢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攀钢近日成功破解钛含量为0.25%~0.5%的钛合金化钢转炉-连铸生产流程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内首次实现含钛0.25%~0.5%的钛合金化钢≥2炉的多炉连浇,且生产出的铸坯质量良好。   据了解,当钢中钛含量≥0.2%时,可提高钢材的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蚀性等性能,并减小钢材各向异性、提高加工性、提高抗氢致

0评论2021-09-08320